转载自星辰在线2月17日讯(长沙晚报记者 刘捷萍 实习生 刘璨)辣椒仔鸡、啤酒烧鸭……鸡、鸭是长沙人喜爱的餐桌常客,但受H7N9禽流感疫情影响,近期长沙家禽交易一片“凄风冷雨”。面对传统活禽市场的臭气熏天、污水横流,家禽安全消费路在何方?以冰鲜家禽取代现宰家禽,从而推动家禽消费逐步回暖的话题,成为近期市场热议的焦点。
长沙市政府“菜篮子”重点工程——长沙鲜禽冷链物流中心项目(长沙家禽批发市场)活禽交易板块已基本建成,计划今年6月实现试营业,8月全面开业,11月,该项目屠宰加工板块主体工程完成建设。届时,长沙有望实现家禽集中定点屠宰,为市民提供安全更有保障的冰鲜禽类食品。
为了加强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日前,全市活禽市场暂停交易。2月14日,高桥新塘垅菜市场,活禽交易摊只剩下空空的铁笼子。岳麓区、芙蓉区等地多家农贸市场,活禽交易区均处于休市状态。受禽流感的影响,今年正月初八开市以来每天的销售量仅为以前的十分之一。
“清远鸡系列买一送一”“仔水鸭原价14.9元一斤现价8.8元”……在东塘步步高超市、家润多朝阳店等超市的禽肉销售区,鸡鸭等冰鲜禽肉纷纷打折促销。家润多有关负责人表示,近期销售量减少了25%左右。
禽肉营养丰富,滋味鲜美,蛋白质高,深受消费者的青睐。随着人们对膳食平衡和全面营养的认识不断提高,长沙禽肉消费量持续增长。市商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正常情况时,全市城区家禽日均上市量超过10万羽。
据了解,长沙城区现有的石马、天华、四方坪等三个家禽批发市场,也面临业态单一、设施简陋、环境污染、疫情风险、消防隐患等问题。为提升城市品质,保障老百姓“菜篮子”,早在2014年,长沙市委、市政府就做出重大决策部署,新建长沙市家禽批发市场,作为经市政府批准的唯一承接城区家禽批发市场外迁的正规化大型家禽批发市场。在长沙县黄兴镇打挂岭村黄江公路旁,命名为“长沙鲜禽冷链物流中心”的新市场,其活禽交易区的8栋建筑主体已基本建成。
项目主要投资方及建设单位——湖南粮食集团长沙惠湘禽业有限公司,项目西靠果蔬市场,东接长沙绕城高速,地处黄兴现代市场群。项目占地157.75亩,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规划总投资8.01亿元,将建成全国一流的禽产品经营平台及冷链物流配送中心,服务于长株潭乃至全省及周边各省市。“项目具有鲜禽产品交易、宰杀分割深加工、冷冻仓储、物流配送、检验检测、电子商务、观光休闲等多种功能。”公司总经理向继标介绍,其中活禽交易量预计将达到1亿羽/年。屠宰加工区将配套1万羽鸡/小时、2000羽鸭/小时的现代化屠宰加工流水生产线两条,屠宰加工量达到5000万羽/年。同时配套冷冻仓库5000吨,货物转运量达到200万吨/年。
根据计划,该项目的活禽交易板块6月试营业,8月全面开业。11月,屠宰加工板块主体工程完成建设。届时,长沙有望实现家禽集中定点屠宰。新市场的首要前提是环境保护,所以其配套十分到位:非生产区有病禽隔离区、无害化处理区、污水处理区等。所有活禽进场前都要进行喷淋消毒,运输车辆的车轮做到冲洗、消毒。这些鸡、鸭的“住处”也比以往大大改善。今后,这些家禽的排泄物和污水、废气都要经过处理再排放。
“以后,长沙市民不但能吃到更多安全放心的禽类产品,价格上也有望更加实惠。”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项目将相关各企业聚集,在原材料和半成品、加工、检疫、物流、配送等方面相互配合,从而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整体效率,大大提升长沙家禽批发产业的综合竞争实力,为家禽批发产业带来更多机会。作为全市四大外迁和提质市场之一,随着长沙家禽批发市场的开业,城区的石马、天华、四方坪等三个家禽批发市场将全面关闭。新市场有望实现家禽集中定点屠宰,为市民提供安全更有保障的禽类食品。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李定文介绍,市民选用冰鲜家禽,避免直接宰杀,客观上消除了直接接触病毒环节,这是防控禽流感疫情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之一。在一些发达国家,市场上可以买到的鸡、鸭、鹅,都是经过政府认定的屠宰场宰杀后以冰鲜品的形式出售,这样有助于控制禽流感等流行疾病。
当前,全国已有北京、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城市取消市区内活禽交易。长沙作为国家两型社会试验区,从城市环保、市民健康、食品安全等多方面因素考虑,也将逐步取消三环以内的活禽交易,整体推进冰鲜家禽上市。事实上,近年来根据市场前景,冰鲜禽肉销售量呈现14%~18%的年增长率。
由于长沙市民长期倾向于现场宰家禽,长期形成的“舌尖上的传统”让活禽交易一直处于市场的主导地位。未来,长沙将加强对冰鲜肉市场的推动、引导和监管,并通过多种手段向市民宣传推荐“冰鲜肉”的消费习惯,逐渐引导长沙市民接受更为科学进步的饮食文化理念。